前段時間,知乎上有個問題挺火——面試的時候,銷售經(jīng)理讓你把一瓶礦泉水賣 300 元,你會怎么應對?
我們先不管這個問題新不新鮮,也不討論這位面試經(jīng)理,究竟是出于什么目的才這樣問,我們就看這個問題本身:
如何將一個產(chǎn)品以高價賣出?
面對這種類型的問題,大部分人都習慣把注意力放在產(chǎn)品上,希望讓別人認為這瓶水本身很有價值,比如宣稱:
這是一瓶好水,來自海拔8000米的雪域高原;
這瓶水是馬云喝過的;
然而,哪怕稍微有點營銷意識的人,都不會這樣思考問題,他們會做出這種類型的回答:
你買我一瓶水,我告訴你一個重要的信息,這叫賣的是附加值;
你買我一瓶水,我記得你的好,這叫賣的是人情;
你買我一瓶水,我可以引薦你去見我當局長的老舅,這叫賣的是關(guān)系…
他們考慮的重點并不是產(chǎn)品,而是價格——消費者會為什么事物支付300元?
事實上,人們普遍傾向于通過價格去判斷一個商品——不妨回憶一下,你走在超市里,如果看見一瓶飲料賣3塊錢,你肯定會把它歸類為低端飲料,但如果你看到它的標價是8塊,就會認為它比較高端,甚至還會猜測它的口感應該不錯。
所謂的“一分錢一分貨”,而不是“一分貨一分錢”,就是這個道理。
無論是高價還是低價,都是從“非貨幣”的角度,讓消費者對價格產(chǎn)生認同。
其實,價格(數(shù)字)本身也具有一定的營銷能力。
1)90多的消費品和100多的禮品
先說消費品。
商家肯定希望自家的產(chǎn)品能賣的又貴又多,而作為消費者,往往又不愿意為普通的消費品花太多錢。
這時候,好的辦法就是把價格的后幾位數(shù)定成9和8,比如99元。
有研究顯示:當商品價格是99時,愿意購買的人的數(shù)量,是當價格為101時的1.4倍。
這其中的區(qū)別,并不是2元錢——因為消費者先感知的數(shù)字是左邊的那一位,所以,這兩者其實是90多和100多的差別。
2)降價的“100法則”
對于降價促銷,什么時候該用“立減20元”,什么時候該用“降價20%”呢?
有一種說法叫“100法則”:
當你的原價高于100時,就應該用“立減XX元”。比如原價200元,你說“立減50”元,就會比“降價25%”更有吸引力——因為50>25,消費者會感覺前面的說法降得更多…
而當你的原價低于100時,就應該用“降價XX%”。比如原價50元,“降價50%”看上去就會比“立減25元”降得更多…
當然,這個法則在國外會更加適用,因為國內(nèi)的商家更習慣于用“8折促銷”,而不是“降價20%”這種說法。
01同價銷售法
一家超市,起初生意蕭條很不景氣。一天,店主靈機一動,想出一招:只要顧客出十元人民幣,便可在店內(nèi)任選一件商品(店內(nèi)商品都是同一價格的)。這一招正是抓住了人們的好奇心理。盡管一些商品的價格略高于市價,但仍招來了大批顧客。在比較流行的同價銷售術(shù)中,還有分柜同價銷售,比如有的小商店開設(shè)一元錢商品專柜,而一些大商店則開設(shè)了十元、五十元、一百元商品專柜。
02分割法
價格分割是一種心理策略。賣方定價時,采用這種技巧,能造成買方心理上的價格便宜感。價格分割包括下面兩種形式:
較小的單位報價。例如,茶葉每公斤十元報成每50克0.5元,大米每袋一百元報成每公斤一元等等。巴黎地鐵的廣告是:“只需付三十法郎,就有兩百萬旅客能看到您的廣告。”
用較小單位商品的價格進行比較。例如,“每天少抽一支煙,每日就可訂一份報紙。”“使用這種電冰箱平均每天0.2元電費,只夠吃一根冰棍!”記住報價時用小單位。
03低價法
“便宜無好貨,好貨不便宜”,這是千百年的經(jīng)驗之談,你要做的事就是消除這種成見。
這種策略是先將產(chǎn)品的價格定得盡可能低一些,使新產(chǎn)品迅速被消費者所接受,優(yōu)先在市場取得地位。由于利潤過低,能有效地排斥競爭對手,使自己長期占領(lǐng)市場。這是一種長久的戰(zhàn)賂,適合于一些資金雄厚大的連鎖便利店。
在應用低價格方法時應注意:高檔商品慎用;對追求高消費的消費者慎用。
08習慣法
許多商品在市場上流通其價格已形成了消費者所共知的基本價格,這類商品一般不應輕易漲價。但是,如果商品的生存成本過高,又不能漲價該怎么辦呢?可以采取一些靈活變通的辦法。如可以用同等品質(zhì)而更優(yōu)惠的原材料替代原來較貴的原材料等。
09分級法
成功企業(yè)家能生財有道,是因為在制定產(chǎn)品銷售價格時,總是考慮顧客的購買能力。根據(jù)不同購買能力的人,使用不同的用料,生產(chǎn)出不同等級的產(chǎn)品,進行分等級定價。商品價格是否合理,關(guān)鍵要看顧客能否接受。
當然,無論哪一種方法都不是固定不變的,聰明的商家總會在不變中求變。
總之,當你認識到:推銷才是賣產(chǎn)品,而營銷是在賣價格時,就說明你已經(jīng)入了營銷的門了。
而當你繼續(xù)往下走,就會發(fā)現(xiàn):定價,其實也是復雜的營銷問題。
*文章來自營銷兵法
在線咨詢